企业使命与愿景
企业使命与愿景

使命.jpg

我国经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及企业发展的总方针

     明确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主要的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目标规划,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实现我们的企业愿景。我国当前正处在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即十四五”时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胜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国将面对新征程、新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经济社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要》强调,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振兴实体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强调扩大内需;既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又要求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说明对供给和需求的安排是并重的。国内大循环的具体表现就是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配套政策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即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生产供给能力大而不强。“十三五”时期,尽管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瞩目成绩,但生产能力大而不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很重要一个逻辑,但现在需求升级,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和需的匹配度,才能真正激活‘内循环’。只有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努力重塑新的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链体系,才能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我们这个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品牌意识是我们这个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以这两点为支撑,一方面,持续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成就自己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强化塑造精品意识,注重品牌营销和推广,打造自我的中国品牌,在重塑中国新的产业链,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代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是现代化的战略引擎。

        信息技术可以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蕴含着驱动现代化的巨大潜能。信息化是现代化最新的时代特征,其重要意义就是在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大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现代化。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必须准确把握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所起的战略引擎和战略导向作用。

信息化与现代化同向同行。现代化是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努力的方向。现代化的推进方式可以理解为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的不断“集成”和“升级”,在横向上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在纵向上有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化、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化。不难发现,无论从推进的方式、进程还是目标来看,信息化都与现代化高度契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从发展之初就与现代化紧密相连,就承担着驱动现代化的重任。当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各国都普遍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将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信息化的基本方式就是互联互通,让信息充分流动共享。信息化通过主动扩展或者倒逼,将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纳入其中,通过技术升级、流程优化等手段,不断提升效能、释放红利,推动现代化进程。

      信息化与现代化各领域正在发生“化学反应”。从我国上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不断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各领域的关联与耦合更加紧密,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体系。信息化以信息为核心,通过信息的流动与处理,实现万物的互联与协同,让工业更加智能,让城市更加智慧,让农业更加精细。信息化还能优化治理结构、更新治理理念、提升治理效率。当前,信息化与现代化各领域正在发生“化学反应”,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对社会的影响也将从物质和制度层面进一步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当前,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自然智能、人工智能、集成智能为一体的新的智能科技学科正在兴起,它必将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

       工业互联网加速普及,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由消费生产领域向工业、生产领域加速拓展。同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兴起,两者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指出,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创新模式、商业范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催生了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

产业数字化方面,工业互联网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出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研发、精益化管理等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了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和安全发展。初步统计,目前40个国民经济大类里都有了工业互联网的相关应用,全国已经涌现出很多典型的案例,正在由点到面加速普及。

数字产业化方面,工业互联网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水平发展,需要新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催生了新兴产业。赵志国举例说,5G+工业互联网带动了5G产业的突破和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连接设备、汇聚数据、优化分析,形成了面向工业的“操作系统”。“我们在深圳、北京等地培育了特色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未来还将加大力度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信息化的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信息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技术潮流,并且极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在该领域不能紧紧跟上时代步伐,不仅是科技方面落后的问题,还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再如,云计算是未来的基本计算方式,我国近年来在云计算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仍需在底层芯片和核心软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获得。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技术创新规律,下大力气突破信息化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让信息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我们新财宝数智经营系统就属于云计算技术在中小微企业的具体应用,属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中八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其中数字创意产业是首次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我们的历史使命主要就是帮助数以几千万的中小微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智慧经营赋能,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没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就没有信息产业的全面繁荣,我们深信随着我国5G网络的全面普及,以及全国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不断完成,我们必将迎来一个社会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必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既定目标。

6872de2be309d999c3c0b1203355b602_1652253435114463.jpg

品牌_副本.jpg
山水.gif